党建领航聚势赋能 先锋示范提质增效——人力处党支部党员扎实开展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建设

作者:张健民信息来源:机关党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4-30浏览次数:280

人力处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思路,秉承“抓党建就是抓业务,抓业务必须抓党建”的理念,持续深耕“三心”工程建设(党建引领“树核心”、深融深创“促中心”、服务保障“聚民心”),以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建设为抓手,聚焦人事管理、人才引培、职称评审等主责主业,推动党建工作与人事人才工作同频共振、互融共进。

一、强化政治引领,锚定先锋建设“航向标”

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立政治理论+业务实践双学双促机制。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学思想、强担当、促成长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深刻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定位,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融入岗位实践。支部班子成员带头领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带动党员撰写人事人才改革调研报告十余篇,形成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生动局面。

二、聚焦主责主业,激活先锋示范“动力源”

支部对党员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根据业务内容划分为人事管理、人才引培、职称评审等3个特色责任区,建立支委包片+党员包项责任制,并在服务窗口设置党员先锋岗标识牌,制定五心服务标准(接待热心、解答耐心、工作细心、办事公心、服务贴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在人事管理中彰显担当,打造“暖心服务标兵岗

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针对教师反映的人事业务办理流程繁琐、材料复杂等问题,成立党员专班,全面梳理优化人事管理业务流程。在教职工入户、招聘、校内外调动、政策性人员安置等工作中,明确权责及办理流程。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人事管理系统升级迭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做到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显著提升人事管理效能。

(二)在人才引培中主动作为,创建“聚才育才示范岗”

支部将人才引培作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重要切入点,紧密对接学校十四五规划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实施靶向引才策略。党员骨干牵头组建招才引智突击队,赴重点院校开展走访交流,积极参与高层次人才招聘会,精准推介学校人才政策和发展平台。近三年累计引进教学科研人员18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0余人。55人获聘“南岭学者”10人入选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项目“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部委-高层次引才计划和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三)在职称评审中坚守原则,树立公平公正标杆岗

针对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工作,支部党员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评审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引领作用。成立党员评审监督小组,对职称评审各环节实施全程监督,确保程序规范、标准统一。党员带头研读职称评审政策,深度解读评审条件和要求,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材料审核环节中,党员主动加班完成申报材料精细化审查,严格质量把关,切实维护评审公信力。同步建立职称评审反馈机制,及时向教师传达评审意见及改进建议,帮助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

三、突出示范引领,书写先锋建设“新答卷”

通过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建设,人力处党支部有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取得三方面显著成效:一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示范效应持续增强,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二是人事人才工作质效双增,人事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人才引培成果丰硕,职称评审公平性公信力持续提升,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是教师满意度显著提高,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开展精准服务,切实解决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形成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业务促进党建提升的良性循环。

    未来,人力处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员责任区”和“党员先锋岗”建设,不断丰富建设内涵,创新工作载体,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学校早日建成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通讯员:人力处党支部 张健民,审稿:何燕、韩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