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的疫情如热带气旋下的阴云,悄无声息的笼罩,却又刹那间暴雨如注,广州校区的安宁与平静就在同一时刻被瞬间打破。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根据组织部与机关党委的部署,教务处广大党员职工前赴后继,分批归来,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抗疫工作中。有的派往核酸检测组、有的派往宿舍送餐组、有的派往物资分发组。在校园里,前线冲锋的有教务大白,中线支援的有教务骨干,后方保障的还有教务力量,教务处志愿者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多处奋战,激情奉献。
教务处党支部部分党员同志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照
11月12日伊始,处长张军便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亲自上阵,动员全处职工齐心协力,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党支部书记刘强号召全体党员按照机关党委指示,坚决服从组织的抗疫安排。教务处教职员工共17人前赴后继、不断增援、积极投身参与学校抗疫一线,其他校外职工也纷纷下沉社区,参与防疫工作。教务处党支部更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党旗的指挥下拧成一条绳,坚决把党的领导融入教务队伍抗疫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庄严承诺,坚决把抗击疫情进行到底,直到取得最终胜利!
在抗疫期间,教务处根据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做好线上教学安排的调整工作,确保抗疫教学两不误,教务处要求各教学单位须全面检查和督导本单位线上教学情况,加强学生线上学习管理,确保线上教学有序规范;要求各教学单位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开展心理减压,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要求各任课教师须将教学模式提前告知学生,并做好线上教学的录屏、回看等事项,方便学生尤其是参加志愿服务学生学习;注重加强教学过程督导,强化线上课堂巡查,教务服务专员时刻对接线上教学情况,及时反馈落实,确保了线上教学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同时,教务处组织开展了教学示范公开课,要求各学院采用随堂或专场举办的形式,推荐线上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开展教学示范公开课,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务处副处长陈发健督导线上教学情况
在抗疫一线,教务处党员、干部用拼搏和汗水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将为师生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抗疫始终,每个人的担当和奉献,汇聚成广财人的力量、广财人的担当。
教务处党支部部分党员同志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照
刘春寒: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征途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号召,率先垂范,不讲条件,不计得失,冲锋在前,投身一线,扎实工作,宿舍送餐、核酸检测、送学生返乡等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抗疫路上留下了自己踏实的脚印。
林焕楷:义无反顾加入这场抗疫行动中。在学生离校返乡服务“暖心队”第五组时,滂沱的大雨无法阻挡战胜疫情的决心,志愿者一人服务一车,帮助离校返乡学生搬运行李、分发防疫物资、检查核酸码、登记上车名单等,助力每一位学生安全上车,顺利返乡。根据组织安排,先后加入到高风险封控区的14栋、5栋突击队,在分发物资时,不仅需身着防护服,还要提着重达几十斤的物资每天步行楼梯层安全送到住户手中,只为每家每户能尽量减少封控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吴昊:11月13日,在接到学校发出的动员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他迅速整理带齐物品,安顿好家里体弱多病的母亲和还在上高中的女儿后,于当天下午4点从封控区外赶回处于封控区的学校。一到学校,就立即投入学校抗疫工作中。从14日开始加入高风险封控区32栋学生宿舍楼送餐服务队,穿上大白服,长时佩戴N95口罩引起的呼吸不畅,戴着面罩后眼镜上的雾气导致的视野不清,都无法阻止他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力争同学们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虽然完成每次送餐任务,脱下大白服后全身湿透,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依然和队友们笑着说:又做了一次桑拿,有利于大家减肥啊。在下次送餐时间到时,他又义无反顾的穿上防护服继续战斗。当32栋学生宿舍降为低风险区后,随即加入学生返乡服务队,所在返乡服务队2天共转运清远、韶关、云浮、深圳、汕头、揭阳等地共53辆车。
王雪梅:11月24日一早,她顶着濛濛细雨返回学校,开始承担阳江学生返乡服务工作。当天下午阳江方向的车辆到校时间非常分散,眼见雨越下越大,她一直坚守在一线,主动帮学生拎行李、做指引、发放抗疫物品、食品等,一直忙到当天最后一班车出发。第二天,又承担送湛江德庆学生返乡,这是学校最后一批学生返乡。同样尽职尽责,耐心为同学们做好服务,坚守到最后。学生返乡工作完成后,由于部分教职员工回家修养。此时的志愿服务力量相当紧缺,她听从组织安排,立即进入核酸检测志愿服务,负责学校近20栋外围宿舍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她快速学习各种工作流程,防疫注意事项、梳理检测结果,圆满的完成了安排的各项工作。(审稿:桑毅、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