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信息来源:机关党委网站发布时间:2021-01-14浏览次数:6623

教育研究 | 教育的初心与使命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作者:翟小宁

教育,人生之大事,国家之大事,人类之大事。教育,关系着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类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朱自清也说过:“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纵览古今中外,真正的师者无不对教育事业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体认,为了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教育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至圣先师孔子,子弟三千,博学好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近百年来,正是因为有像蔡元培、陶行知、夏丏尊等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潮流中,心怀信仰、身体力行、躬耕讲台、不懈努力,才谱写出中国教育的辉煌,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财富和引路的明灯。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迅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机遇。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信仰缺失等现代性问题不断冲击着教育,这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坚守,促使我们回归教育本质,重建教育信仰。

涵养美德为心灵田地播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道:“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立德、厚德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纵观中外历史,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

教育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崇高。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心灵是田地,美德是种子。在孩子们心灵的田地中播种美德,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在一个家庭中传承美德,是家庭最大的福气,是家道昌盛的重要保证;在一个国家弘扬美德,是国家人民的福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最主要的天赋就是爱。爱是人世间一轮温暖的太阳,爱是人类的天性,爱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事业是充满爱的事业,只有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仁爱之心的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光辉中,才能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将爱传递下去。从仁爱之心,继而生发出感恩之心、悲悯之心、敬畏之心;从爱父母,爱师友,继而扩充至爱自然,爱天地万物,爱世间一切崇高而伟大的事物。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让灵魂善良、丰富而高贵,这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呵护孩子们心灵中的真善美,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在面对诱惑时有坚守,面对邪恶时有勇气,面对美丑时能分辨。

2015年,在英国参加国际校长峰会时,英国斯多学校的校长带领我们参观校园。走到一座雕像前面,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给我们讲起了这尊雕像的故事。这是一位空军飞行员,为了不伤及无辜平民,他执行战斗任务时超低空飞行。后来,他不得不去参加一次远东的轰炸任务,那次战斗之后,他得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病情痊愈后,他立志终身从事慈善事业,将飞行表演所获得的一切款项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成为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英国斯多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培养了很多达官显贵。可在众多的毕业生中,学校只选取这样一位普通的飞行员为他塑像,是要告诉每一位到这里来求学的学生——人性中最重要的是良知,是善良的心灵。只要有了良知,有一颗善良的心,人就是高贵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古代知识分子所孜孜追求的人生境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为蜀汉奔走一生的真实写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铮铮铁骨的肺腑之言;“勇往直前,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不懈追求。这些嘉言懿行的背后都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写照。有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将激发无穷的力量。

为了在学生心中播种爱、播种真善美、播种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在德育课程的设计中通过榜样教育、仪式教育,弘扬志愿精神、奉献精神。每年举行“身边的榜样”大型评选活动,评选出生活学习、日常表现、意志品质等各方面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与引领作用。学生志愿团是较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新团员代表每年都会在开学典礼上向全校师生郑重宣誓: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志愿团的成员不仅在学校的食堂、图书馆、操场等各个角落进行志愿服务工作,还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敬老院进行临终关怀、奉献爱心。注重红色教育,教育学生铭记苦难,珍惜和平,守护心灵良知,弘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启迪智慧让智慧之光朗照

古今中外,智慧不仅是哲学家们孜孜思考的哲学命题,也是每一个人所追求向往的。智慧与知识、智慧与伦理、智慧与德性、智慧与悟性、智慧与境界等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对于人生的通达与彻悟、澄明与圆融。

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是对智慧的追问,他们将一切知识、教养、能力等都认为是“智慧”。柏拉图认为,“爱智慧”是人最重要也是最高尚的需求;赫拉克利特认为,“热爱智慧者必须精通许多事情”;对于伊壁鸠鲁来说,智慧是一种对恐惧和欲望以及一切未经思考的错误想法的摆脱;恩皮里克则认为,哲学就是对智慧的操练;苏格拉底强调要过一种反思的生活;笛卡尔主张智慧和知识等同,人可以通过天生的理性认识真理,这是最高意义上的一种智慧;斯宾诺莎则将智慧赋予道德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知”往往与“智”相通。《论语》中,“知”常常与“仁”联系在一起,如“知者乐水”(《雍也》)、“知者利仁”(《里仁》)、“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孟子对于“智”也有诸多论述,如“始条理者,智之事也”(《万章下》)、“知者无不知也”(《尽心上》)等。荀子将“知”分为圣人之知、士君子之知、小人之知和役夫之知,认为“是是非非谓之知”(《修身》),在论及“知”与“仁”的关系时认为“故知而不仁,不可;仁而不知,不可”(《君道》)。

具体到教育中,要提倡教育智慧、教学智慧,这是一种宝贵的教育品质,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状态,更是一种美妙的教育境界。启迪智慧的教育,要促进学生从未知到觉醒;要教育学生善于省思,达到向内的反思与提高;要让学生的生命姿态更加安稳舒展,对人生有坚持,对生活有热情;要使学生对人生有深刻的体悟,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祥宁,共生共荣。在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纷至沓来,但是,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

教师应该拥有智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施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育的智慧,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来体现,要培养智慧型教师。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要有深刻的把握能力,对突发情况要有灵活机智应对的能力,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要有创造性驾驭的能力。

教师不仅仅传递知识,教授技能,更肩负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重任。所以,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师资作保证,需要教师真正对教育事业拥有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高超的教育水平、高明的教育智慧以及高贵的教育人格。从塞北大地到烟雨江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在祖国大地上,同在一片蓝天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而辛苦工作着。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崇德向善,反思体悟,增智生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智慧引领学生的成长。

阅读启迪智慧。“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言,阐明了智慧与书籍的关系。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

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读的书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深远。所以,要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书。通过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扩展视野、陶冶情操、塑造品格,更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拥有高贵的精神生活,汲取关于人生、世界、宇宙的智慧,受益终生。

重视传统文化,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鼓励学生多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他们的心灵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与滋养,开启心智,启迪智慧。

一是营造书香环境,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教室要设立图书角,放置图书,让同学们在教室中随时可以阅读喜欢的书籍。学校图书馆要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开展图书漂流、读书讲座、创作比赛、阅读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要成立教师阅读沙龙,定期交流,营造师生读书的良好氛围。开设国学读经班,由国学教师指导,带领学生研读国学经典,儒家道家等经典书籍都是研读的对象。除此之外,每年都按期举行爱心书市活动,并成为校园的一件盛事。学生在爱心书市上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书,赠送给别人所需要的书,乐在其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开列阅读书目,探索名著课堂教学。给学生列出必读以及选读书目,古今中外,包罗万象。教师带领孩子们感悟阅读之美,圈点批注,摘抄交流,写读书笔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论语》的阅读,学校设立“君子日”,旨在弘扬君子精神,纪念至圣先师。

三是开展阅读活动,探索丰富的读书形式。设立小作协、国学社、槐雪诗社等文学社团,开展讲座、笔会等文学阅读活动,编辑文学刊物。开展诵读演讲、征文比赛、历史剧、话剧展演、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组织“英伦文学之旅”等各种文化采风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多彩的形式都有效地促进了读书。

舒展心灵用教育润泽生命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每一个学生都是自由独特的生命个体,我呼唤自由的、启发性的、诗意的教育,让精神与精神相遇,努力让学生拥有自由而舒展的生命。教育应该舒展人的生命,润泽人的精神,解放心灵,让人自由,尊重个性,激发潜能。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揭示了“命、性、道、教”四者之间的关系。立足生命,关怀生命,这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建立在生命基础之上,直面人的生命,需要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提升生命的意义。所以,是否让生命焕发活力,让生命获得提升,应该成为衡量教育是否合理的尺度之一。

道法自然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自然”的理解,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曰“自然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万物生长,生机盎然。唯其丰富多样,方成蔚然大观。二曰“自然律”,自然而然,本来如是,天地不失其位,万物各有其性。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得道而行。

就教育而言,道法自然就是要效法自然之丰富性,追求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就是尊重自然之道、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顺天致性,使生命得以舒展。

解放学生,鼓励学生发现自我。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六个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孩子能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解放孩子的时间,使孩子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育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学校不应该成为限制生命舒展的囚笼,而应该成为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体悟生命本真的舞台。生命的本真是自由的、自主的,我们要给学生“松绑”,把自主、自由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思维的主人、自己发展的主人、自己活动的主人,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的快乐,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尊重个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教育要尊重个性,激发潜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幸福和发展,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和福祉。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蕴藏着独特的天赋、气质、价值,我们必须充分注意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每个孩子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需要激发和唤醒。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和谐而又充分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为了更好地解放学生,尊重个性,要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改善教学方式,建立系统、丰富、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要形成涵盖众多领域、数量充足、种类丰富的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基础、拓展和荣誉课程。开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国家必修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程以及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大学先修和高级研究课程,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兴趣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进行分层教学和走班教学,针对有突出特长的学生组建各类研究性学习社团,从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自主探究实验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新精神让教育焕发活力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让教育焕发活力,永葆生命力。

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些素养涵盖了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实践创新正是这六大素养中重要的一维。

STEAM教育是关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的教育,它打破了常规学科的界限,强调对综合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STEAM教育。STEAM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整合运用,采用实践、探究的教学方式,重视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的评价方式。STEAM教育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展设计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让创新落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STEAM教育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重视学科教学的STEAM教育。如物理在进行万有引力教学时,让学生撰写火星旅行计划。这份旅行计划包括旅行的工具、时间、路径的安排,资金预算,组员分工以及安全预案等内容。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科学、技术、工程、经济等多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是重视选修课教学的STEAM教育。要有丰富的选修课,“科技创新实践”选修课因其综合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程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并且动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将创意变成现实。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工程等学科知识,更获得了对科技创新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创新兴趣。在“未来国际空间站设计”选修课上,通过探索研究未来空间站的设计,学生学习到空间科学知识,成立空间科学实验室。这激发了学生对航空航天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启发了学生们的航天梦、太空梦。

三是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STEAM教育。研究性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通过成果展示,论文发表,研讨交流,对学生进行鼓励。注重深度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学生的太阳能发电研究、认知神经科学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水资源与气候变化、星系中暗物质研究等研究性学习,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面向未来追求教育新格局

教育,传承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教育,应该为未来作准备:准备知识,准备智慧,准备修养,准备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这样的教育需要我们既守住中国教育的根本,有中国情怀,又要放眼世界,创建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教育。

中华文明光辉灿烂,源远流长。这与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中国教育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孟子、朱熹,到梁启超、严复、蔡元培、陶行知,无数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各自时代的风貌,代表了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为整个世界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是世界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继承并弘扬其精华,继往开来,综合创新,让中华教育思想绽放出新的光彩,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智慧、成就中国梦想。

同中华文明一样,西方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杜威、苏罗姆林斯基等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重要的财富。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教育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有所长,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借鉴、汲取西方教育的精华,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纳八面之雄风、汇百川之浩瀚、成千秋之伟业。

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教育理念、课程设计、能力培养都应该以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依据。教育应该面向未来,熔铸中外教育精华,以中国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世界文明精华,培养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世界格局大变化的时代,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吸收世界各国教育的经验,扎根中国大地,融通古今中外,继承借鉴,面向未来,做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追求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宇宙间最宝贵最奇妙的存在,是天地之元气孕育的万物之灵长。我们生而为人,既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让生命焕发出光彩;既可以甘于平庸,也可以不断升华,修炼出圣贤的光辉、臻于善美的境界。选择做教师,就是在平凡中选择了崇高与伟大,选择了与人性中的光辉与美好同行。

与生命同行,让生命美好,使每一个生命自由而舒展,这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与追求,更应该成为中国教育的情怀与信念。让我们不忘教育初心,肩负教育使命,上下求索,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虽远不怠!(作者翟小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