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友善”中成全更好的自己

作者:暂无信息来源:暂无发布时间:2015-10-10浏览次数:104

  从道理上讲,多数人都会认同应该“善待彼此”。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时候我们要么是忘掉了友善,要么是习惯了冷淡。如何重启对陌生人的微笑,把友善待人变为第一冲动?本期大家谈,我们摘编了3篇来稿,分别从价值规范、时代特征、人际关系等层面,探讨了崇尚友善的必要性。

  日前,太原市成立了政策法规性别平等评估咨询委员会,把性别平等原则写进了现实机制。下一期,我们将聚焦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一词,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谈谈如何以现实可行的方式,推进城乡、区域及不同群体间各种权利的平等。

  ——编 者

寻回内心深处的“友善”

  河南郑州 耿宝文

  前不久,一位朋友参加求职面试,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排在他后面的应聘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了回程的火车票。可面试排序靠后,这位应聘者非常着急。见此情形,朋友主动提出与他互换位置。面试官知悉后,赞许有加,结果他们双双被录取。

  是的,现代社会有竞争才会有活力,但更要看到,友善是更高层面的价值。就像朋友的故事所讲,礼让看似是对别人友善,实际也是在成全一个更好的自己。许多时候,正是因为缺少内心的友善,“礼让”才被社会遗忘,公交站前才会出现排队的无序,大马路上才会出现车辆与行人互不相让的乱象。而一旦形成什么都喜欢抢的社会氛围,基于内心文明的秩序就很难生长。

  礼让是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更是对他人、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尊重。这不是退让,更不是软弱,而是相信人与人的交往,应该遵循比利益更高的价值原则。只有相信礼让、友善等价值原则,现代社会无处不在的竞争,才不会成为令人窒息的力量。

 莫让“任性”埋下恶意的种子

  北京 王春鸽

  一位高中同学,原来少言寡语、为人谦和;工作后,整天活跃在各大论坛,俨然是一位意见领袖,但人却变得尖酸刻薄、牢骚满腹,仿佛整个世界都辜负了他。这位同学的转变,令人深思。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有时候,你以为只是不经意的发言,却可能和千千万万个同样的不经意一起,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影响了别人的命运。有时候,你以为只不过想让人印象深刻一点,却不曾想,这样的说话姿态造成了一个待人苛刻的舆论氛围,让偶有差错甚至行无差池的人无从辩驳。“任性”的发言,哪怕本意只是张扬自我,也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

  诚然,表达意见是公民的权利,但它是有边界的。正所谓,“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慎重、理性地使用扩张了的表达权,不脱离现实,不逾越底线,才能避免“言论自由”被戾气绑架。在这个意义上讲,大家都拥抱理性,网络世界就会更加阳光!

别拒绝为“陌生人”驻足

  江苏海门 何晓英

  近日外出,步行经过大街一侧停车场路口时,一辆车正要驶进,我下意识地停住脚步。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我先行,我先是一愣,会意后朝对方报以友善的一笑,暖暖地通过了路口。两个素昧平生的人,这一刻温暖了彼此。

  现代都市生活,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许多人住在同一幢楼一二十年,经常打照面却没打过一声招呼。“陌生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向,也不鲜见。诚然,由于社会流动性加强,人际关系分散化,人们和街坊四邻的交际需求在降低。然而,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在情感层面,在社区公共事务管理方面,善待这些和我们有弱联系的人,往往能更多地增进彼此的幸福感。

  在现代社会,谁也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个“陌生人”遇到尴尬,需要那个“陌生人”伸出援手;那个“陌生人”碰到难处,同样渴望这个“陌生人”予以关怀。只要愿意为“陌生人”驻足,其实可以让你我的生活更美好。